作者:黃柔
5G物聯網時代特有的資安問題:萬物皆可駭
曾繁安(2021) 於 2020 年起正式進入5G網路時代,5G科技「大頻寬、高速度、低延遲」的性,使物聯網的發展和建置環境越發成熟,各式智慧產物日益普及,例如行駛於道路間與網路相連的汽車、各種穿戴式科技產品與智慧家電,以及製造業,麥肯錫的報告預估,到 2025 年,物聯網的各種應用每年將為製造業創造 9000 億美元到 2.3 兆美元的經濟效應。
不過5G物聯網應用的越深,危害的程度就越高,未來會面臨點兩大資安問題,其一為用戶 IP 被駭後,可能被用來作為惡意中繼站或跳板,繼續攻擊另一方,讓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。其二為萬物皆可駭,生活中所有與網路相連的「物」,都很有可能成為駭客入侵的平台,如家中的冰箱、電視機或家庭路由器,甚至是重大國家基礎建設如水壩、發電廠等等,其可能造成的損失傷害不堪設想!
多重資安破口
趨勢科技全球技術支援與研發中心(2021) 導致萬物皆可駭的原因主要有兩大項,其一為物聯網裝置缺乏內建的安全運算能力,除了裝置硬體本身外,其使用的網頁應用程式和軟體的漏洞,也可能導致系統被入侵,以及物聯網裝置之間的通訊網路易受到阻斷服務(DoS)或假冒攻擊等各種不明的攻擊,此種系統若遭遇攻擊可能出現影響整體系統安全的問題。再者為惡意軟體感染,常見的有物聯網殭屍病毒、加密貨幣挖礦病毒和勒索病毒等,受感染裝置常被用於DDoS攻擊和大量發送垃圾電郵,簡單來說就是被劫持的裝置被用來攻擊其他基地感染更多電腦。